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考虑到天气多变,我们提前做好准备,保证24小时连续作业,力保夏粮颗粒归仓。”6月1日下午,在郾城区裴城镇三丁村田金梁种植专业合作社,负责人田伍中向记者介绍,合作社现有9台烘干机,每天可烘干300多吨小麦。
下午4点,前来合作社烘干、卖粮的村民络绎不绝,不一会儿,拉粮的拖拉机和农用车就排起了长队。裴城镇大张村的种粮户张平安告诉记者,他种的5亩小麦经过抢收已经全部收割完毕。“趁着天气好,我赶紧把小麦拉到合作社烘干后卖掉。”张平安说。
记者看到,合作社的工作人员用水分测量仪测出小麦湿度,用地磅称出小麦重量,随后将小麦倒入烘干机内。小麦经过数小时的充分烘干后,再入库保存并销售。
“今年的小麦湿度较大,必须充分烘干才能保存。从5月31日下午开始,这几台烘干机日夜不停地运转。”田伍中告诉记者,每烘干1个小时,小麦湿度能降低1个百分点。现在小麦的湿度在19%左右,烘干7个小时左右,湿度能降到12.5%,符合小麦收储标准。“农户拉来的小麦,合作社应收尽收。根据目前的情况,一天能烘干300多吨小麦。”记者了解到,田金梁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周边烘干设备最多的烘干点之一,9台烘干机全天运转,基本能满足周边农户小麦烘干需求。
“大家都在积极想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。”新店镇的袁玉秀和党自强两家人正在道路两侧的空地上晾晒小麦。“我家地不多,上午刚抢收完小麦就晒上了。今年道路两侧、空地都能晾晒粮食,很方便。”党自强家种有两亩多小麦,趁着这两天阳光充足,赶紧晾晒。
“三夏”工作开展以来,我市抢抓有利时机,因地制宜、精准指导农民适时抢收,粮食收购企业加大湿粮收购力度,并积极发挥烘干设备的作用,加紧烘干,提升储粮品质,保障粮食安全。“目前,我市共有粮食烘干设备200多台,遍布全市各个区域,为确保粮食收获后及时烘干入仓发挥了积极的保障作用。”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工作人员鹿鸣介绍,近期,该中心成立了4个“三夏”农机生产服务指导组,深入各县区开展农机指导服务和维修保养工作。
该中心还公布了烘干机分布的具体位置,有需求的种粮户可以就近烘干小麦。
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丽霞见习记者 李慧莹
统筹 王辉
审读 李艳丽
标签: